跳转到帖子
  • 博客

    1. (封面图片  来源:海和蓝)

      文 | 柳华芳

      人间七月天,你我畅怀时,白云如锦,蓝天青葱,走向绿地原野,走向山川河流,走向太阳升起的地平线。

      7月4日,深圳,华为nova1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夏季发布会如期而至,这是华为年度最重要的新品发布会之一,不止是花粉在等待,全行业也在等待。未来创新走向何方,美学秩序谁来领衔,全屋智能如何进化,折叠屏手机的想象力….一大堆的问号,等待着华为的答案。

      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华为nova家族,迎来了nova10新品系列;华为全屋智能2.0来了,注定引领智能家居市场的裂变;最美折叠屏手机-华为P50 Pocket,在科技和美学上再度突破,发布了“素皮拼接玻璃”设计的版本,带来了两个清澈、雅致的新配色(云锦白、天青蓝)。

       

      74de98a3f7bf92b002ed491d5ca9929c.png

      (左:东边阿岚            右:时尚先生)

      时隔半年,华为P50 Pocket再次刷屏朋友圈,唯美工艺、纯净配色、人性化外屏创新,做到了科技与美学的再突破,已是不折不扣的最美折叠屏手机。在全球范围内,华为P50 Pocket暂无竞争对手,不同于横向折叠手机的商务场景优先,P50 Pocket是折叠屏手机中的时尚旗舰、美学旗舰。

      三年五代:友商高调试水,华为低调收获

      2022年是行业公认的折叠屏手机爆发元年,除了苹果,中国市场的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折叠屏手机。不同尺寸、不同理念的折叠旗舰产品层出不穷,折叠屏手机的话题热度空前拉升,产品形态大多数以横向折叠为主。

      在手机行业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,折叠屏手机成为逆势增长的新赛道,自然成为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。咨询机构DSCC数据显示,2022年第一季度,折叠屏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22万部,较去年同期增长571%,接近于6倍增长。折叠屏手机能够快速增长,得益于供应链技术的成熟,为大众普及扫清了大规模量产的障碍。

      但是,国内手机厂商多数是第一次推出折叠屏手机产品,处于高调试水探索阶段,在市场竞争中,难以拿出过硬的独创技术、生态体验。相比之下,大哥毕竟是大哥,华为折叠屏手机已经处于成熟收获期,三年五代,在铰链技术、内外屏协同、软件生态、工业设计等众多维度已经炉火纯青了。

      2019年,华为Mate X发布,开启对未来智能手机形态的无限想象力,也开始了华为折叠屏手机的自我突破创新之路。

      2020年,华为发布第二代折叠屏-华为Mate Xs,实现了折叠屏手机生态系统的演进。

      2021年,华为发布-华为Mate X2,实现行业内的无缝内折折叠体验。

      2021年12月,华为发布唯美设计、精致灵巧、宛如宝盒的竖向折叠手机–华为P50 Pocket,成为市面上唯一手握三种折叠形态的手机厂商。

      2022年4月28日,华为Mate Xs 2发布。

      从早期探索,到无缝完美,再到美学设计、软硬件生态,三年五代,华为折叠屏手机形成了Mate、P两大旗舰家族的折叠产品布局,并取得了技术、品牌、设计、销量等全维度成功。

      第三方数据显示,过去不久的5月份,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前三名均来自华为,包括华为Mate Xs 2、华为P50 Pocket、华为Mate X2。国内主流三方电商平台,华为Mate Xs 2消费者好评度稳居第一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而华为P50 Pocket是业界独一无二的创造性设计产品,市面上暂时还没有对位的友商产品,成为最受欢迎的折叠美学旗舰。

      2022年7月04日,华为P50 Pocket再进一步,在科技和美学上精进突破,发布拼接质感设计(素皮拼接玻璃)的旗舰手机,将华为旗舰的皮质材料设计带进了竖向折叠手机。这一次,拼接质感设计的华为P50 Pocket有两种配色:云锦白、天青蓝,属于纯净、超然、自由的美学气质。

      f9e84a4e2b60cfd9a605261d0e637540.jpeg(来源:卓婍Josie)

      作为唯一征服高端市场的国产品牌,华为非常善于运用时尚优雅的皮质材料,比如备受欢迎的一代经典-华为Mate30 Pro丹霞橙素皮版。这一次,华为将素皮拼接玻璃的设计用于华为P50 Pocket,对工艺的技术和精度要求更高,但打造出了手感舒适、纯净雅致的时尚精品,一切都是值得。

      三年五代,最全形态,软硬件的技术、生态已经成熟,华为折叠屏手机是折叠屏手机赛道的低调收获者、领跑者,且领先优势比较大,是折叠赛道的真正王者。

      底层创新,金线之上,定义折叠美学

      回望智能手机行业的辉煌十年,国产品牌征服高端市场的,只有华为一个,赢得世界认可有多难,可想而知。古有“华山一条路”,今有“华为一条线”,这是一条什么线?

      这是一条折叠屏手机的“金线”,这是没有捷径的底层技术突破之路线,这是一条冲向认知进化、开悟之坡的价值金线,也往往是高端智能终端走向云泥之别的分割线。

      明明知道折叠屏手机是未来增长极,为何众手机厂商一直观望,不是不想抢市场,是在等供应链技术突破,一旦供应链技术突破了,一哄而上,冲向折叠屏市场。

      华为入局折叠屏非常早,属于全球最早的一批,没有成熟的供应链技术,需要在铰链技术、平行视界等众多硬件技术、软件技术的自我研发、自我破局。同时,作为产业领导者,华为的底层技术突破,要付出巨大的研发成本和风险,受益的却是整个产业生态。

      作为极度依赖底层技术的高科技产品,折叠屏手机拥有极高的技术密度和产业价值,是前沿技术和工艺的集大成者,也是带动技术产业链前进的火车头。华为折叠屏的“金线”准则就是科技创新,不走捷径,从不止步,坚持体验至上,坚持技术驱动,用科技创新打造极致化的产品体验,进而赢得高端用户认可,形成有底气、有土壤、有支撑的真正品牌力。

      在华为P50 Pocket出现之前,折叠屏手机只敢说“折叠旗舰”,更多是解决了商务场景的效率、体验,更多体验是大屏体验、一屏多用等复用场景价值。迄今为止,华为P50 Pocket是最美折叠旗舰手机,是折叠手机中真正的“美学旗舰”,是行业历史上第一次定义了“折叠美学”四个字。即便是放在华为折叠屏家族,华为Mate X2、Mate Xs 2比较偏向于“商务旗舰”,华为P50 Pocket才是真正的折叠美学之作,是真正的美学旗舰。

      3f2929091b8c5733a05d2147b1e2ff61.jpeg(来源:卓婍Josie)

      华为P50 Pocket采用了新一代的水滴铰链设计,引入了多维联动升降技术,展开厚度只有7.2mm,折叠后仅15.2mm,做到了近乎无缝体验,做到了更加平整、极致轻薄的折叠屏效果。

      华为P50 Pocket的铰链很不简单,使用了锆基液态金属、2100MPa超强钢等高精尖特殊材料及工艺,做到了抗摔耐磨、弯折寿命长,既有爆表颜值,又有强健体魄。

      同时,无论是折叠状态,还是展开状态,华为P50 Pocket皆有完美的单手握持体验,加上功能强大、灵活妙用的外屏设计,在产品设计层面,已经优化了开合手机的场景逻辑和频次,做到了轻奢优雅、智慧协同、高回头率,又做到了恰到好处、动静相宜、不喧宾夺主。

      这一次,素皮拼接玻璃的外壳设计,华为P50 Pocket再次开了折叠屏手机的设计先河,刷新科技与美学的新高度,带来了更极致的折叠美学体验,也再一次强化了折叠屏手机“美学旗舰”的行业地位,一边定义折叠美学,一边刷新折叠美学。

      实力与颜值双拼,最懂女人心

      环肥燕瘦,各有千秋,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,每个人的审美认知是不一样的,每个人的审美层次也是不一样的。不同于功能性的需求,美学设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需要找到触达人心的东西,需要找到美美与共的触点,需要将美打造成产品的能力。

      在华为P50 Pocket这个至美之作面前,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华为,一个最硬的华为,一个最柔的华为,一个勇敢无畏、昂首创新的孤勇者,一个弯腰倾听、亲近消费者的聆听者。

      做手机这类产品,最容易的是堆料、堆参数,将供应商技术拼凑一起,这种做法是中国制造过去的硬伤。放弃底层技术创新能力,将元器件的代际升级当成创新轴线,这类企业只能走向营销驱动,而真正的高端品牌、高端旗舰是建立在科技创新的金线之上。

      华为P50 Pocket是女性友好的折叠旗舰,做到了实力与颜值双拼,背后有一套美学逻辑、创新方法论,才做到了美而不艳、雅而不俗、轻而不浮。

      华为非常重视消费者的声音,亲近消费者,聆听消费者,洞察和捕捉消费者的真实需求,去伪存真,以消费者需求为原点,进行研发和创新,进而打造出恰到好处、极致体验的美学旗舰-华为P50 Pocket。

      5123c06f5e485710105c71052ce247af.jpeg(来源:卓婍Josie)

      7月4日,新款华为P50 Pocket不止是换了外壳配色和工艺,还带来了更丰富的外屏功能(音频服务、防疫服务、出行服务等)、更易用的镜像智拍等等,带来更多场景想象力和实用功能创新。事实上,华为有三种不同形态的折叠旗舰,有三种不同的产品逻辑、交互逻辑,必须有准确的消费者洞察、深厚的底层创新能力、强大的系统构架能力,才能创造出极致体验,而不是产生需求堵塞、功能混乱。

      科技产品需要硬核技术,却不能硬核设计,更需要人文关怀,在硬核技术之上,展示消费者洞察和文化包容,从而实现越科技越人文。

      纯、雅、静的云锦白、天青蓝配色,素皮拼接玻璃工艺,小巧灵动的折叠时空,每一处都透露着华为P50 Pocket与女性消费者的时空对话。让美学设计、年轻文化、时尚文化在宝盒时空中共鸣,华为P50 Pocket最懂女人心,是折叠旗舰中的颜值担当,又是美学旗舰的最强实力派。

      为现代女性而来,“她消费”的智能时代

      华为终端有很多女性风格十足的产品,不止于华为P50 Pocket,还有诸如口红耳机(FreeBuds Lipstick)、小瓷表(华为Watch GT3 Pro陶瓷版)等等,形成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的“她风景”。

      事实上,华为手机一直有更加女性风格的产品,无论是P系列,还是Mate系列。而华为正在将女性风格产品的布局扩散到耳机、手表等更多产品线,为女性用户构建出“女性电子消费者市场”的美学特权,同时,为女性用户带来轻奢时尚的全场景智慧生活,共同开启“她消费”的智能时代。

      有温度的产品,不是凭空想象而来,不能闭门造车,需要走进消费者、倾听消费者需求,成为成为消费者的“聆听者”与“亲近者”,这才是华为终端能够成为“神终端”的内功心法。

      在智能手机、智能汽车的大时代里,女性电子消费者市场是智能时代的“她消费”,也将是中国智造的品牌高地。我们不能用惯性思维来定义女性消费,需要真正的女性视角、时尚精神,倾听女性消费者,让女性消费者自己来定义“她消费”,让科技创新温柔起来,真正地为现代女性而来。

      标签:华为 华为nova10 华为P50 Pocket 折叠屏手机 折叠美学

    2. 2F12E51D8A372899D66C19C0B485A9B31E6CB93E_size906_w1080_h719.png

      作者 | Moonshot、黎诗韵

      编辑 | 靖宇

      在国内大模型创业公司中,百川智能是唯一一家专注医疗方向的玩家。

      最初有人认为这样的选择过「窄」,但今天当整个行业开始强调从通用走向垂直、超级应用方向被大厂「围剿」,百川的这一选择看起来是明智的。

      在极客公园 IF2025 创新大会上,极客公园创始人 & 总裁张鹏对谈百川智能创始人、CEO 王小川,详细复盘了他对医疗方向、 AGI 及技术进程等的完整思考。

      选择医疗,是他最初的梦想、也是理性的考量。早在 2000 年,王小川在研究生期间接触到生命科学,并对生命背后的数学模型非常好奇。大模型让这一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。

      另外,他推演了大模型竞争。如果做应用,可能比不过有巨大流量优势的大厂、灵活创新的小公司。而医疗能绕开这些射程。

      正是因此,百川在技术路线上非常聚焦。它没有像国内大模型公司一样,跟进文生视频、语音交互的多模态赛道,而是强调以语言为中轴、提高模型智力的上限,这才对医疗方向有意义。

      大模型行业进入第二年,外界流传有大模型公司将放弃「预训练」。王小川回应称,中国大模型公司仍然要坚持「预训练」,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国家战略资源,不过可能海外是通过超级平台带动预训练,而中国是通过场景带动预训练

      今年,百川智能在儿科有了一定进展,跟儿童医院合作、做了「一大四小」的医疗产品。王小川重申了医疗的三个方向:从医生为中心到从患者为中心、从医院为中心到居家为中心、从疾病为中心到健康为中心。最终,大模型会「造医生」,形成全新的供给。

      在王小川看来,医疗绝不只是垂直方向,它不仅与 AGI 是等价的,还代表着生命科学的未来想象。最终,医疗或许会改变生命结构、甚至实现人类和机器文明的融合,这或许才是对他医疗梦想的完整理解。

      以下是对谈实录,由极客公园整理。

      83CF61E8406AF891A216BCB2D29E38DB50B5BB00_size69_w1080_h719.jpg

      王小川在极客公园 IF2025 创新大会|图片来源:极客公园

      01

      AGI 加速了 Bio 梦想

      张鹏:下面来的是极客公园的老朋友王小川,他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15 年历史上来了至少 9 次了。

      小川曾在今年年中 Founder Park 的交流里明确指出「我接下来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到 AI 对医疗领域的改变」

      外界对此有一些争论,这事儿真的能推动 AGI 吗?在当下大模型的发展环境下,要先选一个垂直领域做好吗?

      这里面有很多别人的不理解,小川非常笃定,今天听一听他怎么理解这个时代和如何选择自己路径的?下面有请百川智能的 CEO 王小川。

      王小川:先汇报一下工作,我去年开始组建一家通用人工智能公司,到今年,尤其是下半年,开始在医疗领域密集地布局,去兑现我们自己在超级应用方面的能力。

      去年我们完成了通用人工智能团队的组建,今年我们吸纳了大量的医疗领域的专业人士,不断释放医疗相关的信号,之前提倡团队的含模型量,现在兑现含医疗量。

      张鹏:人和精力更多不止投入在通用模型上,而是医疗,在这个领域积累人才和技术应用。

      王小川:对,包括我们已经开始有一些产品跟医院和政府进行联系,医疗不是纯 To C 的事,还要和监管、卫健委、医疗从业人员沟通交流。今年我处于释放本心的状态,之前说我是做互联网的、做 AI 的,现在我对医疗的兴趣,要从一个爱好者,成长为一个能让大家认可的专业人士。

      张鹏:感觉你的底层基因在转换,从互联网 AI 转换到医疗领域。你是不是感受到 AGI 这件事离得太远,发展减缓,所以在调整方向接地气?

      王小川:我觉得说反了,2000 年我读研究生时,有一项工作就是研究基因测序的拼接算法,从此开始接触到生命科学,我一直好奇生命背后的数学模型是什么。

      2021 年我把公司卖给腾讯时,就提到往后 20 年,我要做生命科学和大众健康,所以医疗一直是我的愿景,我的梦想。反而是因为 AGI 的到来,让我的愿景有了现实基础,AGI 能让生命在数学化上更进一步。

      2022 年,我创建了一个公司,做生理信号数字化相关的分析,2023 年初,我们创建百川,也是因为中间有一个接地气过程——AGI 来了,医疗数字化能做得更快。

      像黄仁勋不断在说「从今天开始大家不要学计算机了,反而可以学生物医疗和生物医药」,这代表了某种未来,在黄仁勋的投资布局里,他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算力和医疗上。

      Anthropic CEO 达里奥在年中写了一个万字的文章描述未来愿景,是说 AGI 先到来,随后由 AGI 去解决生物医疗的问题,不是先出现医疗问题,再做 AGI。

      他认为 AGI 到来之后可以做更多的试验,在未来 5-10 年里,有希望解决以前需要 50-100 年时间才能解决的科学问题。

      所以他有三个观点:

      一、让大家获得生物自由,让大众不再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。

      二、精神自由,随着脑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,人的精神状态可以更好。

      三、社会公平,但这一点是很难达到的。

      不管是黄仁勋,还是达里奥,都是把生命科学发展放在 AGI 出现之后,而不是之前。所以我们选择医疗这个赛道时,尤其选择大模型,反而使得赛道变得更加落地。

      百川的「百」就是 Bio(生物)的谐音。最后回答你的问题,我们不是为了落地,才聚焦在医疗赛道,而是一开始就想在医疗里长足发展。

      因为我自己有一个思考,人类文明要经历三个阶段:

      一、能够对物理世界建模,比如说麦克斯韦方程、相对论、万有引力,都是在物理世界做刻画、做建模。

      今天是第二个阶段:对人的主观认知和活动建模,通过语言对人类展现出来的思考,对世界的认知建立一套知识和认知系统。

      第三个阶段才是对于生命的建模,融合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,到达一个将生命转化为数学的共生时代。

      所以当下,医疗是一个很好的业务,每个人都需要,但医疗又代表了 AGI 之后更大的世界。

      张鹏:你今天比较完整的开源了百川智能诞生的整个过程,你的结论是:这不是一次从互联网到 AI 的转型,而是你的梦想被 AI 赋能的一次回归?

      王小川:我想知道生命背后的数学模型有哪些东西,我接触了大量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、流行病学的内容,我医学论文读得比计算机类的还多。2000 年开始,我一直有这个梦想,不小心在互联网走了一圈之后,现在回到自己更想做的事情,我从信息时代走到了智能时代,离我对生命的解读更近了。

      张鹏:在一门副业上修成了世界级水平,现在回来修主业。

      王小川:第一,没有达到世界级的水平,我在中国都没有做到互联网最头部的公司,只是有一定成绩,对自己来讲有 60 分吧。

      第二,互联网也不是副业,我是全身心投入在做,不过也一直在医疗领域做投资布局,医疗才是我的副业。

      今天我们从互联网时代走入到了 AI 时代,我感觉很幸运,没有错过每一个时代,我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了互联网时代,如今顺利收关。AI 时代我也赶上了这趟车,去年 8 月份,网信办发了 8 张备案牌照,百川智能是唯一一个当年成立的公司,剩下的牌照都分给了大厂,百度、国家实验室之类的。

      相当于我跑步入场,还赶上了最新的时代,看起来我是互联网老兵,但是在 AI 时代里,我也是一个新人,百川也是一家新公司。

      ABFF73D91E1FA702802784AF982FE748200BA1EB_size163_w1080_h719.jpg

      王小川在极客公园 IF2025 创新大会|图片来源:极客公园

      02

      「卷」AI,容易出现误区

      张鹏:所以你认为,是因为 AGI 的到来,才让生命科学发生很大变化,让你看到这个时代有机会实现你原本的梦想。

      但是 AGI 发展至今究竟怎么样,是不是撞到墙,遇到一些阻碍,你怎么看?

      王小川:定义什么是 AGI,其实有很多行业讨论,大家不断在上面加码。之前我们讨论「机器怎么才算有智能?」

      以前是图灵测试,对话者分辨不出来是人还是机器,这就算智能了。到了今天,机器还要会解数学题,还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。我理解 AGI 是做到「像人一样」,像一个数字员工,能够在多个职业里产生工作成果。

      之前和一个技术大佬交流,他质疑当下的大模型,他说大模型七位数乘法都做不好。我反问「你会吗?你拿着科技公司的股份,你也不会七位数的乘法,你为什么要求 AGI 会?」这是个审美问题,我们以前总是把 AGI 当成一个工具,它是超级计算机,能精确地做计算,或者跑程序跑得很快。但 AGI 本身,我觉得就像人一样,如果审美没有建立好,你怎么去评价它呢。

      AGI 正在产生巨大的突破,它的文章已经写得像最顶尖的文科生了,还可以写诗,随着 OpenAI o1 的推出,AI 有了更好的逻辑推理能力,文理双修。但它并不是上帝,它像一个极其聪明的人,但它现在真的知道宇宙规律吗?目前就已经可以变成特别好的医生吗?不会,它必须持续吸纳外部的信息数据。

      所以从人的角度来看,它掌握了人对世界理解的知识和严格的推理范式,进化速度还非常快,诞生才两年,去年当顶尖文科生,今年当顶尖理科生,还想让它怎么样?

      最近美国一家公司改口了,说虽然路线不同,但未来几年内 AGI 就将实现,大家还是对此很乐观的。AGI 出现才两年,怎么就要求它做到人类一百年、一千年都没有做到的事呢?AGI 现在还在飞速发展中。往后还有新的突破,发展速度并没有变慢。大家都过高期待这两年的速度,也许三五年后,就会非常不一样。

      张鹏:你刚才那句话非常触动我,我年轻时认为图灵测试就是很科幻的、想象中的、需要技术突破才能到达的程度。但今天我和 AI 聊天,我要是一下子就觉得聊得不好,这件事就变得不可接受了。我们甩开图灵测试这个概念,其实也就一两年时间。

      那你认为 AGI 这件事给你很大信心,因为技术发展很快,你很有往前推动的力量。但我问你一个问题,就在当下,OpenAI 每天都在上演大戏,发布视频 AGI 、多模态,国内都要追赶一段时间,百川智能在这些事上有点置身事外,没有参与其中,也不在意是不是首家复制了 o1 的国内公司,也不做视频 AGI 、多模态,为什么你们这么置身事外,不在圈子里卷?

      王小川:首先卷,或者说跟进的目的是什么?是展示自己的力量,不要在行业里掉队。所以回到我们对百川的定义,做第一梯队的大模型公司,同时在医疗上做突破,能够做出一个超级应用,这是我们成立第一天就在思考的问题。

      今天大家都在跟进的时候,我觉得有两个容易出现的误区:

      第一,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路线图。我反复强调以语言为中轴,语言是智力的代表。

      当 Sora 冒出来的时候,国内有很多公司去跟进,原本做语言的公司也在研究 Sora,可是 Sora 跟今天的语言模型是两个赛道。

      所以有些方向上,我们就选择不跟了,更专注在我们未来的方向里。ChatGPT 也不一定就是最对的方向,也没必要必须跟它做得一模一样,或者它推出后三个月内,你就得做出来。

      我觉得当下在国内,这不是我们最优的路线,去年我提到「理想上慢一步,落地上快三步」,就是说在跟进时,要有我们自己的选择,理想上慢一步,不要紧盯着它不放。

      第二,在应用的时候也得小心。大公司是不会绕过超级应用的,每家公司都在做应用,还是打不过字节,因为超级应用代表了技术能力。所以你很容易两边都被挤压,一方面是技术上是超越不了 OpenAI,另一方面做应用又被字节给挤压,所以要找到一条路线,走出大厂的射程。

      张鹏:说到这儿,小川你当时为什么没尝试重做搜狗输入法?搜狗输入法也是当年你三级火箭里重要的一步,最近你还发了一个朋友圈,说搜狗输入法也加了 AI。你真的没有考虑过有机会再用 AI,重新做一个上亿用户级的产品?

      王小川:我太了解这个情况了,当时做搜狗的时候,我提了两个重要的待做工作,但都没有在那个时代兑现。

      一是从搜索变成问答,二是做好推荐。

      我们现在看到这个趋势了,输入法能在你输入到一半的时候,帮你联想输入,它知道下面应该怎么写,甚至能帮你获取更多信息,从获取信息到帮你表达,输入法都能做到。技术在今天一旦到位之后,输入法会有自然的演变,对此我很喜悦。

      腾讯搜狗输入法最近增加了「智慧升级」,这是我们原来的一个功能,点一下狗头,搜狗就会帮你写,帮你回答,它的内核升级了。之前我们已经想到了产品形态是什么样,但以前做不到。因此我认为这是个机会,但已经不属于我们了,如果你想做个东西跟搜狗输入法 PK,你就得在上一代大厂产品的基础上做延伸,所以不仅要走出自己的射程,还需要走出搜狗输入法的射程。

      张鹏:所以你创业的时候,核心思考是能够在谁的射程之外,有自己发展的空间?

      王小川:对,包括 AI 今天在取代搜索,也有朋友说「小川,你应该第一个搞 AI 搜索」但我想了一下,虽然这能走出百度射程,甚至能够颠覆百度,但它依然在字节产品的射程里。

      对百川而言,我们有几个考虑:

      第一是从竞争角度,在大厂的 DAU(日活跃用户)范畴内,我们还是处于弱势地位,在很多地方也搞不过小公司,他们对于需求敏感度的把握,会把中不溜公司撕的粉碎,他们有很强的竞争力。

      反过来,医疗领域大家都认为是垂类,小公司不一定做的动,虽然上一代已经投了 1000 亿进去,投资人很多都失去信心了,但投资还在持续加大。

      昨天的新闻,清华每年的预算在所有高校里面排第一,遥遥领先,比第二名高 100 亿。清华预算 400 亿,其他的高校是 300 亿、200 亿,但今年清华居然被另外一个研究机构给超过了,你猜是哪个?

      不是西湖大学,不是浙大,而是协和。协和在今年增长了差不多 20% 的投入,清华掉了 7%,一下子被协和给超过了。医疗领域的投入是会持续越来越大的,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。小公司今天做不动医疗,甚至大厂也在降低投入,百度、腾讯都在降低这块的投入,百度最近把医疗部门降级裁撤了。而且医疗对创新的要求特别高,大厂的职业经理人也没有能力做创新,因此我们在竞争里面有自己的身位,我们可以持续地去做创新,大家也相信你也能做出来。

      反过来,我觉得医疗也不止今天这一个垂类,就像进化树一样,有些方向虽然可以长出很好的业务,但进化到后面可能就停住了,它不是 AGI 同期进步的。比如写广告文案,这个东西是挺酷的,可以快速变现,但它不需要把 AI 最前沿的技术用进去,无法持续进化。

      反而医疗会牵引我们去做多模态,你需要做病理片子的识别,还要有足够好的沟通能力、同理心,或者说长期记忆力,Transformer 足够长,能够把你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用起来,还有反幻觉的能力、推理能力都得用上。这使得我们不会停在变现的阶段,或者有业务后就不追求技术了。

      反过来看,我们从今天的智能时代走向生命时代,可能会越走越广阔,医疗是当下特别好的,独有的一个卡位,但我相信在三年、五年后,大家会看到它不是个 Vertical 的领域,它可能代表更广阔的未来。

      就像互联网当年是个意外,互联网在诞生时期,当时我们招进来的同事,有在 IBM 做实习的,跟他说你去做网站,他觉得很诡异,结果最后大家发现,互联网代表了整个世界。生命健康也代表更广阔的世界,像马斯克讲的,机器人在地上跑,人类和机器文明融合了,这对生命本身的解构会带来更大的空间。

      张鹏:我听懂了,其实这两个问题逻辑是一致的,你跟不跟视频、做不做 Sora、卷不卷美国的模型进展,它取决于你选择的要解决问题的目标。你选择目标的过程中有一套自己的逻辑,包括脱离谁的射程,但选的东西又不能只有 Vertical。

      我觉得创业的本质都是要从一个山顶到一个谷底,再重新攀爬一个山顶,你是没有办法从一个山顶平移到另一个山顶的,那不叫创业,坐飞机飞过去不叫创业,所以你一定会在谷底有一个攀爬的过程。

      今天中国很多大模型出身的公司,做预训练可能都很有压力了,大家都要躺平了,感觉太烧钱坚持不下去,各种声音都有,你肯定也看到很多声音,百川是什么情况?你怎么看所谓的预训练这个问题?是不是要坚持做预训练?不做就有很大的问题吗?你怎么理解今天大家的一些变化?

      王小川:首先预训练大的问题是:这是中美博弈之间的一个关键的战略资源。如果中国没有预训练,全掌握在美国人手里面,底盘就被别人给抽了,所以中国一定要自己掌握预训练。

      但这又很尴尬,你的卡、算力在投入上又没有美国大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做预训练很大的资源和精力要放在超级平台,这是在提示预训练的能力,而不是说预训练走到头之后,再去想我有什么样的业务方向,我觉得这件事情在中国是不现实的。

      在中国要对场景要深度的理解,由场景带动预训练,这是百川定义的选择,在做超级应用时,一定得要引领这个模型的进展,否则这个题解不开了,就会像朱啸虎说的「这个东西不赚钱,你去赚钱之后就没未来」。

      张鹏:反正怎么都不对。

      王小川:对,什么都会错的状态,因此今天在现实和理解中得找到自己的一条道路,百川认为自己已经打明牌了,我们有实践的路径。

      FB8F695EED7BF3FDBF581B9CFAE89D8D04DF5752_size67_w1080_h719.jpg

      王小川在极客公园 IF2025 创新大会|图片来源:极客公园

      03

      用 AI 创造医疗供给

      张鹏:刚才你说的是挺典型的现象,在投资人面前,好像怎么做都不行,这怎么破局呢?你这么成熟的创业者,也见过那么多投资人,可能也跟投资人去掰扯掰扯的,遇到被投资人提了两头堵的问题,你怎么回应?

      王小川:在去年我第一天做 AI 时,就跟我的合伙人说做医疗,迈向一个比大模型更加性感的未来。

      但我合伙人说「大家不会信的,大家不知道你讲了啥,你不是医生,又不是院士,你不能给大家讲医疗,你就得讲大模型。」我觉得大模型推向未来的路也没错,但需要顶尖大模型才能通向医疗健康。

      去年,我们的故事是讲大模型,一开始讲医疗是重要的方向,三个关键词:「健康、创造、快乐」,健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去年「Baichuan 1」、「Baichuan 2」、「Baichuan 3」、「Baichuan 4」发布,基本没有提及我们在医疗上的想法,这种情况下,得到投资人的相应认可。

      今年在定位上,我们更多强调自己不仅是大模型公司,而且是专注医疗的头部大模型创业公司。明年,我们相信会有新的故事发布,也能够找到自己巨大的市场空间。提到医疗行业,大家总担心收入不够高,老问「谁买单」,今天我刚看到一篇新闻报道,说中国的医疗器械问题,药价降的特别低的问题。

      我觉得好消息是现在政策对 AI 是鼓励的,AI 服务可以在医保里有它的部分,以前要么是给药,要么给器械,要么给医生,现在影像服务可以进医保了,这就撕开了一个口子,AI 不是在器械里面、不是在药里面,而是在医生的服务里面。

      未来更大的空间是在海外,国际上的服务,如果只是互联网模式,出海是很难的,但 AI 的医生是有机会出海的,如果实在不行,还可以出海做宠物医生。

      张鹏:宠物医生也挺复杂的。

      王小川:我相信对生命负责任,就该有最后的商业回报,无人驾驶监管上也有政策和瓶颈,但投入去做也能赚钱,造医生比起无人驾驶,我觉得是只大不小的事。

      张鹏:只要你在改变供给。

      王小川:对,一是造人,尤其是造医生;二是医疗行业有更多的数据,当有更多数据之后,对世界的认知,AI for Science 就有基础了。我有医生,中间有更多的数据收集,就会得到对生命更多的理解,我相信它最后会有商业回报。

      张鹏:回到我问你的那个问题,不要尝试在某个时间段非得说服投资人,你可能需要跟他有同理心,要等一等他思维的演进,所以一开始出场的时候是大模型公司,是因为那时候投资人就需要大模型公司。

      王小川:我要说医生他们就不理我,就跑了。

      张鹏:你本来要做个包子,但是投资人说我要馒头,我就做了馒头型的包子,里面放了馅,但是他们看到是那个包子。

      王小川:先不说那馅吧。

      张鹏:这给创业者一点启示,不要硬去说服投资人,有一个中间地带,投资人想要的和你要做的不矛盾。

      王小川:这不是我的优势,是我尝试跟他说包子,他听不进去。

      张鹏:只能做馒头型的包子。

      王小川:做个包子,说这个馒头挺好的。

      张鹏:虽然要做包子,但是还要做成是馒头,今天大家开始要点包子了。

      王小川:今天说你们为什么没有馅,但我有馅。

      张鹏:首次揭秘,聊一聊百川真正的进展吧,你的产品能力怎么样?

      王小川:我们在跟医院合作,跟区域卫健委平台合作。9 月份百川以儿科为切入点和北京儿童医院达成了合作,行业觉得我们做得对,因为当家长的知道,小孩总是生病,一生病就得往医院送,自己请假去医院还可能交叉感染,还有医疗挤兑的问题。

      不是严重的疑难杂症的话,儿童生病的问题没有那么难。我们切入时的要点是,对于 AI 的专业性要求没到顶尖那么高,从底层往上走,同时又会从痛点切入,因此儿科会变成我们战略上的卡位。本来打算先拿技术说服大家,最后发现是靠先布局卡位,再来填技术。

      我们跟儿童医院合作之后做一大四小,四个场景模型「居家、社区、医院、智控」。最近我们做了一些测试,拿了 11 个专业题,在各个在线平台上找很多医生去测,互联网线上都有找医生的平台,9.9 元级别的正确性在 30%。再好的话,像 76 元级别的医生,准确性能够到接近 70%。

      百川的 AI 医生准确度略高一点,但是比不了更专业的医生,比如说像北儿医生,接近 200 元的在线服务,能够达到 90% 的准确度。百川比顶尖医生弱,但比市面上大部分平台做得更强,这是今年的现状。未来,我们的 AI 医生需要拿证,通过 CFDA 的认证,还要做个人一致性的评价,甚至要去定级再上岗。现在有小程序试用,到明年会拿出足够专业性的应用。

      一方面做技术,另一方面还有跟监管部门打交道,面临卫生经济学者的评价,考察我们是否真的对社会有帮助。在这条路径上,不像做互联网那样无拘无束,推出来引爆市场就够了,医疗上要通过很多监管责任。一方面做技术,一方面也要服从于循证医学或者整个监管的体系。

      张鹏:所以很难,得一关一关过。你刚才拿那个数据有点意思,今天可以像出挂号费一样,看专家是什么水平,你产品也能在这个维度对应。

      王小川:两个维度,一个是主任医生、副主任,另一个维度就是在线平台不同费用的医生,在线可以做比较,按照疾病、病种再去划分,精细化做比较。

      今天国家也好,医疗工作者也好,他们非常拥抱训练医生或者专科能力的模型。另一方面,医生也都在好奇模型如何去评价他们,如何定级。

      所以会产生很多需要政策解决的新状况,像医疗器械定型就不能改了,改个元器件需要重新审核,一下子几个月就过去了。你写的软件代码或者硬件不能变,听起来很合理,远期来看不现实。

      曾经我做过地图,需要给测绘部门审核,以前地图为纸图服务,一旦定稿之后,上面一点符号都不能变。今天大家用百度地图,改个路、换个车站,地图就变了。

      所以医疗监管审核体系在 AI 介入后必须产生变化,因为 AI 能力每天都在进步,如果让它不能动,就会有很多障碍。我们会面临监管和现实之间的冲突,如何评价你的医生,能不能上岗,面对变化怎么改,出了事故怎么管,这有大量的功课要去做。

      张鹏:这些都是医疗领域里面现实的问题,我们看到今天这个技术在明确进展,具备了改变一些供给的可能性。

      但这件事本质上用什么方式切入,变成大家都能有自己的 AI 私人医生,还有我在去医院之前,我能先找个医生帮我看一下要不要去医院。现在恐怕不会马上出现能给病人开药,给大家直接做关键性的诊断的 AI 医生,还是要从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往前走,你会怎么看待这个路径?

      王小川:三个概念:以医院为中心变成居家为中心。以前大家洗澡都是在大澡堂,现在每家都有自己的浴室,这是愿景的一部分,可能也是在近几年寻求突破的点。

      从医生为中心,变成患者为中心,如果数字问诊背后不是专业大医生,而是 AI 医生,大家心理上也能接受。

      从疾病为中心,变成健康为中心,每改一步都面临大家内心的文化挑战,还有技术难度。有的医生在医院知道怎么工作,到家就不会了。

      怎么造医生,而且改变医生工作的路径,我们做了一年,适配时发现还得跟院内做配合。你去医院时,医生就是开盲盒,有 AI 辅助之后,去医院之前 AI 会先跟你做很多辅助性提问,甚至把你分配给不同的医生,医生也不用开盲盒了,你也找到了对的医生。从医院到居家时,中间有很多过程,需要把理想跟现实做更多结合。

      张鹏:你对这个领域充满着热情,我问个挑战性的问题,在这个领域改变现有的医疗资源、环境、流程这些事说了很多年,甚至花了上千亿的钱。你今天为什么认为现在是可以改变的时刻。还要花 1000 亿吗?

      王小川:之前 1000 亿花进去,投资人是很伤心的,因为这还不包括制药的钱,更多是互联网化,帮医生做辅助决策,AI 影像就大概花了 1000 亿。

      但是我会认为,以前医疗互联网化,更多还是给你提供医疗信息,帮你找医生。但是医疗上最大瓶颈是供给不足,找医生不能解决供给问题,医疗不像做外卖,跑滴滴一样供给充足。

      在 AI 技术到来之前,你没有能力提升供给,互联网化不解决供给问题。而今天大模型出现了,我们能够创造医生,这是一个新起点,所以今天花的钱可能不只是 1000 亿,但是大部分钱不是花在给医疗行业做信息化,而是推动所有科研人员、医疗公司的积累,让大模型能力提升,这个钱花在医疗行业的突破上。这个时代有机会以大模型为基础去创造医生,去实现供给端的一次颠覆。

      张鹏:改变这个行业的路径、条件和背后的能力出现了变化。

      王小川:从连接匹配变成供给了。

      04

      Agent 即将爆发

      张鹏:我只有最后一两个问题能问。创业者特别重要一个能力,就是面向未来时空的丈量、预测和判断能力。你认为 2025 年、5 年后、10 年后、20 年后,你所投身的大模型和 AGI 领域,接下来对这个世界会带来怎样的变化,你能不能在这几个尺度上能够简短给一些结论。

      王小川:明年是 Agent 爆发的一年,在具体场景里,AGI、大模型有一些充分的表现,新的物种会产生,明年百川智能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医生产生,也会跟医院做很多合作。

      如果给 5 年的时间,我会认为 AGI 就已经到来了,我自己有个定义,就是能够造出一个真正的医生 AGI 就到来了,不仅能够给药,还能解决各种复杂的生理问题,还可以做日常陪伴,而且它还很聪明,能了解你的个性,这就是私人医生。

      还有其他物种也会产生,我们开始拥抱 AGI 变成某种职业的人融入社会,硬件方面也开始逐步起步了。人类有新的伙伴。

      C20AD02683584F9D09EC53AF142128392A6BB923_size114_w1080_h720.jpg

      王小川在极客公园 IF2025 创新大会|图片来源:极客公园

      张鹏:人类生产力结构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以前生产力都是靠人,现在生产力产生了新的伙伴。

      王小川:对,到 20 年的时候,随着新的物种和人的进入,能够产生大量科学实验,通过实验可以获得更多数据,我们开始攻克生命问题,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到达新的高度,我们因为它们而更了解这个世界,更能找到人类新的定位,这是一个科学大的爆发。同时,机器人开始满地跑。

      张鹏:所以那个时候人的定位到底是什么?

      王小川: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一部分,我们跟机器文明走在一起了。

      张鹏:刚才你也提到生命自由,这是 10 年维度还是 20 年维度?

      王小川:10 - 20 年之间就可以做到。不是生命自由,是不被疾病困扰的生物自由。

      张鹏:好,在座的各位都有机会,希望小川在这个领域突破会促进这件事更早一天到来,欢迎小川来到我们的现场,希望你越发展越好。

×
×
  • 创建新的...